推动实施“三大建设”,创世界一流眼科中心
大项目、大团队、大平台
视觉障碍是严重影响人类生存质量的三大类疾病之一,中国盲人数量达800万,居全球首位,创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方法、新药物、新设备对于实现“健康中国”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。
学校提出“面向学术前沿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、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”的发展战略,大项目、大团队、大平台是实现“三个面向”的必由之路,中山眼科中心围绕“三大建设”,结合“建设世界一流的眼科中心”的目标,全力推进“国家重点实验室提升计划”、打造眼科创新诊疗技术工程中心、眼科临床研究中心等重要平台,完成了“基础研究——转化研究——临床研究”的全平台建设,在生命科学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。
实施“三大建设”以来,眼科中心承担国家、省、市重点重大项目的能力也得到提升,承担6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、1项国自然创新群体、1项中国医学科学院首批院外创新单元、3项国自然重点项目、1项国自然海港澳延续项目、1项广东省创新科研本土团队、2项广东省重大专项项目和1项广东省经信委重大专项项目。
大平台建设情况
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提升建设
围绕基础研究需要,建立大型仪器公共服务平台。2015年建成了灵长类动物饲养基地,形成了涵盖SPF级小动物至大动物的实验平台。2016年建成了服务全国的干细胞公共实验平台,建立了标准化操作规范和质量控制体系。2019年建立了国内第一个眼科科学馆,打造面向公众的眼科科学知识科普传播平台。
▲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
▲眼·科学馆
眼科诊疗创新技术工程中心平台建设
以临床需求为导向,医工结合为支撑,融合不同学科与专业,2016年获省科技厅批准成立“广东省眼科诊断与治疗创新工程技术中心”,下设眼科创新成像技术及设备研发平台、人工智能与医疗大数据平台、眼科创新药物研发平台,聚焦新技术、新药物、新设备的研发转化。目前在广州市的大力支持下,拟依托工程中心建立“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眼科先进诊疗技术与装备研发基地”,提高我国在眼科创新领域的核心自主研发能力。
眼科临床研究中心建设
围绕临床研究的核心方向与需求,构建规范、科学、高效、共享的临床研究功能平台,近五年共开展临床研究381项,在国内外公认注册机构注册的临床研究168项,其中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达110项(clinicaltrials.gov,我国眼科注册总量第一)。
“三大建设”代表性成果
利用内源性成体干细胞首次实现了人类功能性晶状体再生
刘奕志教授团队鉴定出晶状体内源性干细胞,利用人晶状体上皮干细胞再生出功能性晶状体组织,为白内障治疗提供了全新的策略,开辟了组织再生及干细胞临床应用的新方向。原创论文于2016年在Nature杂志上发表,被Nature Medicine评为2016年全球医学八大突破性进展之一,也获评我国细胞生物学会评的“干细胞研究创新奖”。
▲利用内源性干细胞原位再生晶状体治疗先天性白内障
发现传统预防性激光手术不能减少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生
何明光教授团队开展预防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试验研究,解析了闭角型青光眼的自然病程、危险因素,诊、治、防时机和预防价值,颠覆了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预防闭角型青光眼的经典结论,这个临床实践的改变,可能会减少没有必要的手术治疗,避免卫生资源的浪费。该论文的发表是青光眼研究的里程碑,是迄今为止我国眼科界第一篇在《柳叶刀》发表的原创性长文论著。
建立人工智能诊断新模式,为人工智能技术与医疗的结合提供了成功范例
刘奕志、林浩添团队搭建全球首个白内障人工智能云平台,基层医生或患者远程上传信息即可获得诊断、风险评估和治疗方案,于2017 年发表在《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》,并被IEEE Spectrum 评选为“影响全球医学界的11 大AI 事件”,其后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,成果发表于《柳叶刀》子刊《E Clinical Medicine》。开发的近视预测软件可预测十年内近视的发展,为青少年的近视防控提供参考。
▲将AI与医学相结合,首创AI落地眼科诊疗范例
袁进、肖鹏教授团队研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AI筛查系统,基于临床评价成果,召集眼科学专家、算法领域专家及标准制定领域专家,2019年8月在国内和国际同步发布《基于眼底照相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(DR)人工智能(AI)筛查系统应用指南》,是国际上首个医疗领域的AI应用指南,发布仅3周时间,展示数超过7万余篇次, Science、PNAS等142种国际著名科技期刊页面均链接了该指南。
研发新型前药分子和药物缓释剂型,为临床提供创新药物
刘奕志、王延东团队证实羊毛甾醇可以通过降低晶状体蛋白的异常聚集,抑制白内障形成(2015年Nature),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羊毛甾醇前药分子ZOC2017217,已在美国、欧盟、日本、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申请专利保护。
推动眼科结构成像向功能成像技术的跨越发展
袁进、肖鹏教授团队研发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眼科创新成像设备,包括超高分辨率、超长成像深度全眼一体成像OCT、基于偏振成像可对早期组织功能变化进行分析的PSOCT,可探测眼微血管功能的功能裂隙灯显微镜系统,以及集成了眼底照相、前后节OCT和功能裂隙灯系统的多模态眼科诊断平台(2019年获科技部主办中国第二届医疗器械创新创业大赛高校组第一),申报发明专利13项,软件著作权2项,完成成果转化2项。
中山眼科中心未来将进一步以“三大建设”为指导,加强优势领域研究,产出影响全球的眼病治疗新疗法、新技术、新设备,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一流眼科中心。
推荐阅读
---iSYSU---
来源:中山眼科中心
编辑:龚略
责任编辑:罗志豪
初审:李劲峰
审核:陈诗诗
审定发布:漆小萍
欢迎投稿&加入我们
isysu@mail.sysu.edu.cn